無雷/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 影評:每個人的初戀,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
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海報
說到LGBTQ題材的電影,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?
舉凡像是近年話題性十足的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,《因為愛你》或是《燃燒女子的畫像》,而你也有可能想到華語的影史經典《霸王別姬》,臺灣導演楊雅喆的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。
–
近年來,臺灣的愛情電影早已多到數不清,而設定在青春校園的題材更是早已泛濫,但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卻是一部近年來看過最讓我驚艷的臺灣愛情電影,而故事更設定在80年代剛解嚴的台灣,一對遊走在友誼,愛慕之間的高中同學王柏德與張家漢,他們在青春的騷動與性啟蒙的渴望牽引下冒險,因為學妹吳若菲的出現而讓曖昧關係產生變化…
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劇照
是真的放下了成見?還是「改變」只是個口號?
這個戒嚴結束的背景,再搭配上了LGBTQ題材,這樣的兩個議題搭配上,就注定要產生不少的衝突,而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更是巧妙的把這個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單純的愛戀情愫呈現的如此「史詩」,就像是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當中阿仁、阿良以及美寶在衝撞體制之下產生的友誼及曖昧般,同時帶著枷鎖,也被這個社會的眼光以及想法所捆綁。
–
愛情這個本該是許多處在青春時期的學生追尋的事物,卻在社會的成見、學校的體制之下,成了一個阻礙,我們現在認為自由的戀愛,卻在當時成了許多愛侶之間的一道圍牆,有些人選擇默默承受,但有些人選擇無畏的衝撞,不只是校園內的規範,更多的是父母的期望,但最後或許也就無法乖乖就範,活在一個看似自由,但仍充滿偏見與仇視少數族群的社會。
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劇照
而曾敬驊與陳昊森兩位男演員,都完完全全的把這兩個深愛彼此的人——張家漢與Birdy演活了,並全然投入角色當中,從最初的友誼,到超越友誼但卻在當時仍被視為禁忌的同志關係,內心知道著彼此的想法,但卻無法大聲說出,最終只能悶在心底,明知道這個刻在心底的名字是誰,但卻無法驕傲說出的痛楚。
–
電影本身也透過了不少的配角,從教官、師長、家長以及神父扮演著影響著兩人的角色,但故事視角始終圍繞在兩人身上,但法比歐飾演的神父卻是最細膩的一位角色,儘管是透漏著無奈,表演與神情都為電影注入了另一股正向的動力,而王彩樺飾演張家漢的母親,慈祥的形象更是扣人心弦。
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劇照
但整部電影另一個昇華的部分絕對又歸功在盧廣仲演唱的主題曲,裡面有句歌詞「既然決定愛上,一次就一輩子。」這首歌代表的是決心,更是奠定了「初戀」做為貫穿整部的主軸。「每個人的初戀,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。」或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麼一個名字,曾經深愛過,也曾刻骨銘心過。
–
「回憶將我連繫到過去。」
最後故事轉到了成年的兩人身上,彼此心中的名字,都沒有忘卻過,取而代之的是斷不了的思念,社會變了、時代變了,愛依然不變,他們都已忘記了時間這回事,重新找回了生命與人生的價值,也尋回了彼此最初的那股愛情與悸動,在這個世界,希望跟失望都一樣重要,因為它扮演的是引領人前進的動力。
.
“Profiter du moment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