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他去吧-電影介紹
1970年,披頭士樂隊再也沒有錄製一首歌,樂隊的成員只是分開後,獨自忙着自己的事情,列儂和小野洋子為自己的樂隊操勞,麥卡特尼準備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,哈里森和其他樂隊一起做巡迴演出,斯塔爾則在拍攝電影,僅僅在一些公開露面的時候聚在一起,並且形式上否認有關解散的傳聞。整個世界都沒有真正意識到這支正處事業顛峰的偉大樂隊即將解散。1970年春天,由於需要再進行混音製作的1969年初錄製的單曲加工製作完成,並且作為電影原聲《Let It Be》正式面世。這部電影就是披頭士樂隊當年灌制《Let It Be》唱片的同名記錄電影。
太多的故事關於這四個人,更多音樂關於這團體,雖然已經解散將近40年,的確,本片如果對The Beatles沒興趣的觀眾觀看,必定覺得無聊乏味,沒有劇情和計畫性的安排,唯有電影很單純描述着The Beatles當年練團錄音的實況,沒有過多的主觀紀錄策劃,但相信讓The Beatles迷觀看,處處都是驚喜,一個眼神一個停頓,都是讓人猜測奇妙的人與人間的化學變化。
電影中可以看出當時的The Beatles岌岌可危,錄製Let It Be的時候,四個披頭之間已經有了無法彌補的裂痕:鼓手Ringo Starr受不了自己老被使喚來使喚去,一度忿而離團,好不容易才被勸回來。團長John Lennon和前衛藝術家小野洋子墜入愛河,興致勃勃搞實驗音樂和反戰行動,對The Beatles愈來愈沒興趣。吉他手George Harrison受夠了John和Paul無視於他愈來愈懾人的創作才華,老把他當成小弟弟,也不認真處理他的歌。全團四分五裂,只剩下Paul McCartney還極力要讓The Beatles走下去。
Paul McCartney認為,早已飛越千山萬水、在短短十年曆經幾世幾劫的The Beatles,應該重返他們玩音樂的根源,回歸單純的「四件式樂團」編制,玩玩直來直往的搖滾樂,就像他們剛出道的時候在破酒吧里打拚的那個樣子,他相信這樣可以讓團員重新找回音樂的熱情。
在他的構想中,The Beatles的新專輯將會是一場演唱會實況錄音,同時製作一集電視特別節目,記錄The Beatles在錄音間裡排練新歌的情形,最後帶到演唱會現場的大高潮。由於整個構想都標舉「反璞歸真、原汁原味」的精神,他們遂把這個計畫命名為"Get Back"--這也是Paul McCartney的一首新歌。
結果事情完全不是Paul McCartney想像的那樣:為了遷就電視攝影的需要,他們全體搬出錄音室,來到一個冷颼颼、空蕩蕩的攝影棚,除了Paul,每個人的臉都很臭,John Lennon尤其痛恨身旁永遠有人拿鏡頭對着你拍。對於Paul的熱情和苦心,其他幾個並不領情。到了最後,沒有人有心情去想演唱會的事,他們決定在自己開的「蘋果公司」屋頂架起器材唱幾首歌,作為紀錄片的收尾,然後大家把這件事忘掉算了。
1969年1月30日,他們踏上公司屋頂,唱了四十二分鐘,直到腳下的街道被駐足圍觀的民眾擠成交通阻塞,附近的屋頂都掛滿了看熱鬧的人,警察才來勒令他們停止,因為聲量太大了。這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團體最後一次的公開表演,也是後來留在Let It Be紀錄片裡的搖滾史經典段落。第二天,他們回到錄音室,進行紀錄片最後一天的拍攝,又唱了幾首歌。這兩天的錄音,便是後來Let It Be專輯的骨架。
電影很真實紀錄當時他們的一舉一動,尤其是Paul和John之間的巧妙火花,看的出來當時的Paul似乎很想當一個帶領The Beatles走向另一個階段的人物,企圖心控制力強,要求各團員跟着他的節奏和理念進行,卻只有一個人在旁冷眼看待,那就是John Lennon,默默在角落跟小野洋子摟摟抱抱,甚至無心練團,甚至有一幕Paul和其他團員努力練唱時,John跟小野洋子既然在旁跳起華爾茲,沒跟隨練唱。而當Paul吟唱新歌"Get Back"時,John幽默得既然唱起」Don』t Let Me Down」 ,實在太有趣的歌曲對話。 1970年,披頭士樂隊再也沒有錄製一首歌,樂隊的成員只是分開後,獨自忙着自己的事情,列儂和小野洋子為自己的樂隊操勞,麥卡特尼準備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,哈里森和其他樂隊一起做巡迴演出,斯塔爾則在拍攝電影,僅僅在一些公開露面的時候聚在一起,並且形式上否認有關解散的傳聞。整個世界都沒有真正意識到這支正處事業顛峰的偉大樂隊即將解散。1970年春天,由於需要再進行混音製作的1969年初錄製的單曲加工製...
随他去吧-留言評分